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视觉生理学全国委员单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经过不断的临床探索,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经验,逐步形成一套全面、系统、规范的儿童眼病防治体系,目前医、护、技人员共22名,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0人,其中博士2人(含在读博士1人),硕士6人,本科5人。疾病诊治范围包括屈光不正、斜弱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眼外伤、眼肿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儿童泪道疾病及各种小儿先天性眼疾。尤其擅长屈光不正、斜弱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儿童全身疾病在眼部表现的诊治。
医疗情况
科室有专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室、弱视治疗中心、综合验光室、裂隙灯检查室,斜弱视特殊检查室、视野检查室、同视机检查室和配镜中心。拥有RetCamⅡ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SL-8Z和SL-D7裂隙灯及眼前节照相系统、综合验光仪、同视机、KR-8100PA自动角膜曲率验光仪、眼部A/B超、非接触式眼压计、笔式眼压计、MTI瞬息摄影验光仪、视力筛查分析仪、眼科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等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对儿童眼病进行准确的检查。尤其是MTI和视力筛查分析仪,能通过瞬间摄影图像和视力筛查数据来发现婴幼儿(最小年龄为3个月)有无屈光不正及斜视等异常。目前拥有集弱视训练、同视功能训练于一体的治疗中心,能通过激光、光刷、后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像、同视机等多种方法对弱视患儿进行系统的集中的强化治疗,疗程短,疗效高。
先天性白内障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超声乳化仪+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进行规范的屈光矫正和弱视治疗,最大程度的恢复患儿生活视力。
RetCamⅡ主要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以及对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眼病的早期诊断,从2008年展开筛查以来,科室筛查患儿约6270人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以下称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在出生时发育尚不完善有关。其高危因素包括:早产、低体重、吸氧史、输血等。胎龄越小、体重愈低,发生率愈高。随着我国新生儿医护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存活下来,ROP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阻止该病的发展,避免失明。每周二下午和周五下午眼科在住院部二楼眼底检查室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4日
星期四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4日
星期四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24日
星期四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