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创新精准帮扶 夯实儿科基础

日期:2017/1/18 0:00:00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作为地处西部、集医教研技术一体、实力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大型综合性专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本着开门办院的宗旨,积极响应国家及重庆市政府的号召,主动承担大型公立医院的责任,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技术优势,按照重庆市卫生计生委[2013]167号文件、[2016]85号文件要求,2016

年我院对武隆县人民医院、潼南县人民医院、云阳县人民医院、城口县妇幼保健院、秀山县人民医院共5家省内医院进行了对口帮扶,效果显著,获得了受援医院的一致好评。
一、多次调研,创新帮扶方式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扎实做好我院与区县医院对口帮扶工作,20163-4月,向5家受援医院发放对口支援工作计划问卷、对口支援医院基线调查问卷,对本年度受援医院的帮扶需求和现有儿科基层服务能力进行初步摸底调研,5家受援医院均选择发展新生儿专业。为了更加精准的掌握受援医院的实际需求,医务处联合新生儿科再次制定了受援医院新生儿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从环境布局、设施设备、制度规范及人才培训等因素深入了解受援医院新生儿专业的基本情况。

在我院李秋院长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领导的多次磋商,借鉴前期对口支援帮扶的经验,决定打破以往一位派驻人员帮扶一所受援医院的模式,创新性的组建专家团队,按项目进行帮扶。20165-6月,由我院医务处李映良处长带队,医保办刘荐主任、新生儿科包蕾主任及张先红护士长、放射科何玲主任、超声科王荞主任一行到各受援医院再次进行实地考察摸底,经过双方的共同探讨磋商,对拟定的帮扶内容进行再次调整,最终形成了集医疗、护理、放射、超声四个专业的为一体的、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计划。
二、明确职责,制定管理办法
    2016
4月,医务处向院长办公会提案,讨论通过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对口支援管理办法》,该办法建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方权责以及派驻人员的具体管理办法,为各部门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落实帮扶计划,突显帮扶实效
    201666—1130,由新生儿科刘振球主治医师、陈新红助理护士长、放射科冯川主治医师、超声科陈镜宇主治医师以及烧伤整形科何轶助理护士长组成的对口支援专家团队按照帮扶计划及方案从医疗、护理、超声和放射四方面依次进行轮转帮扶。帮助受援医院从基础性的病房规划、硬件配置、制度建设及规范、诊疗常规、操作规范、文书规范开始,通过实操带教,手把手的指导新生儿常见病的临床诊疗、在儿科基础较好的医院指导开展PICC
等专项技术;通过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方式更新了新生儿相关的诊疗理论知识;免费接收受援医院医护人员来我院进行培训进修;从医疗、护理、放射和超声四方面全面提高了受援医院医护人员的诊疗规范性和新生儿救治的成功率;同时,热心公益事业,面向所在区县群众进行公益讲座和义诊活动,收到了受援医院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终末验收,总结经验与不足
    2016
11-12月,我院何大维副院长带队,医务处李映良处长、医保办刘荐主任、内科教研室唐雪梅主任以及新生儿科包蕾主任一行,根据年初制定的帮扶计划评估帮扶效果,对帮扶情况进行终期验收,并由帮扶人员及受援医院共同填写对口支援工作终末评估表。在帮扶验收现场,由帮扶人员和受援医院代表分别汇报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体来说,本年度对口支援工作获得了受援医院的一致好评,真正的从提升儿科基础做起,从每个受援医院的实际需求做起,力争更好的实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健康,提高基层儿科诊疗水平,缓解基层患儿就医压力。但我们也客观的认识到,在帮扶过程中仍有一些目标还未如期完成,虽然帮扶任务结束了,但提升西南地区儿科诊疗水平的责任不会结束,今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仍将秉承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院训,一如既往地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为儿童的健康不懈奋斗!

上一篇:

统筹协调,集思广益,夯实儿院临床教学质量

下一篇:

合作 创新 共赢 发展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